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一场关乎国家领土完整的生死存亡之战正在西北边陲和东北边境同时上演。面对沙俄帝国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清廷在新疆和外东北两个战略要地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1864年,新疆地区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武汉世牛,中亚军阀阿古柏趁乱入侵,占领了天山南北大片土地,建立了所谓的洪福汗国。与此同时,沙俄军队也趁机占领了伊犁河谷这一战略要地。值此危难之际,年逾花甲的老将左宗棠毅然请缨西征,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在1878年成功收复新疆大部分失地。然而就在同一时期,清廷在东北地区却节节败退,被迫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沃土拱手相让。为何同属边疆要地,两地的命运却如此天差地别?
展开剩余56%发布于:天津市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